top of page

【2025進階版】ESG永續報告書全攻略:S1、S2、SASB準則深度解析與實戰

  • YAN-TING LEE
  • 7月27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ree

隨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(金管會)的「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路徑圖」進入深水區,2025年不僅是個年份,更是一個分水嶺。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50億至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,將從這一年開始編製永續報告書;而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的企業,更將面臨導入IFRS永續揭露準則的壓力。

面對國際財務報導準則(IFRS)轄下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(ISSB)所發布的S1與S2兩大新準則,企業的焦慮不只來自於「要做」,更來自於「如何做好」。

這份進階版攻略將為您深度解析IFRS S1、IFRS S2及SASB行業標準,並補充實戰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,提供一份真正能按圖索驥的地圖,助您的企業不僅順利合規,更能從中發掘永續轉型的巨大價值。


核心名詞速覽


名詞

全稱

核心概念

ISSB

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

制定全球統一永續揭露標準的機構。

IFRS S1

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

報告書的「總則」與「骨架」,規範所有永續資訊的報導框架。

IFRS S2

氣候相關揭露

氣候議題的「劇本」,第一份主題式準則,聚焦氣候風險與機會。

SASB

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

行業的「特寫鏡頭」,提供77種行業的重大永續議題與揭露指標。

TCFD

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

S1與S2的核心架構來源,其「治理、策略、風險管理、指標與目標」四大支柱是報告書的靈魂。


ree

IFRS S1:不只是報告書,更是與財報對話的藍圖


IFRS S1的核心精神是「連結性 (Connectivity)」,它要求永續資訊必須與財務報表產生清晰的連結,讓投資人能看懂ESG議題如何實質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。

S1 四大核心揭露要素(深度解析):

  1. 治理 (Governance):

    • 深入提問: 董事會的專業性是否包含氣候或永續專家?永續委員會的職權範圍有多大?高階主管的薪酬(KPI)如何與永續目標(如減碳量)掛鉤?這些都需要明確揭露。

  2. 策略 (Strategy):

    • 具體化範例: 一家食品製造商,其「缺水」風險不僅是策略描述,更需量化。例如:「經評估,若主要水源地供水量減少20%,將導致產線停擺3週,預估營收損失達新台幣8,000萬元。」這就是將永續風險與財務衝擊連結。

  3. 風險管理 (Risk Management):

    • 整合性思維: 企業不能有兩套風險系統。永續風險(如: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)應納入公司既有的「全面風險管理(ERM)」流程中,與市場風險、信用風險等一同被評估與管理。

  4. 指標與目標 (Metrics and Targets):

    • 超越法規: 除了法規要求的指標,也應揭露企業為管理重大議題而自訂的目標。例如,一家科技公司除了揭露耗電量,更可設定「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100%使用再生能源」的目標,並每年追蹤進度。



IFRS S2:氣候議題的「必修課」與「壓力測試」


IFRS S2將氣候議題從「環保倡議」提升至「財務風險」的層級。它繼承S1的四大框架,並加入了更嚴格的揭露要求。

S2 焦點解析:

  • 溫室氣體盤查(範疇一、二、三):

    • 範疇一 (Scope 1): 直接排放。來自公司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,如工廠鍋爐燃燒、公司車輛。

    • 範疇二 (Scope 2): 間接排放。來自公司外購的電力、蒸汽或熱能。這是相對容易盤查的一環。

    • 範疇三 (Scope 3): 其他所有間接排放。這是最大挑戰,涵蓋上下游價值鏈,如:供應商的生產排放、員工差旅、產品廢棄後的處理等。企業初期可從重大供應商或排放佔比較高的類別著手。

  • 氣候情境分析 (Scenario Analysis):

    • 這不只是個案研究,而是對未來的「財務壓力測試」。

    • 實戰範例: 一家航空公司可以這樣分析:

      • 情境A (有序轉型): 在全球政策協同下,航空燃料稅穩定上升,公司有時間逐步替換為永續航空燃料(SAF)。財務衝擊:營運成本在10年內增加15%。

      • 情境B (失序轉型): 政策突變,碳稅一夜之間暴增。財務衝擊:短期內獲利銳減40%,面臨流動性風險。

    • 情境分析的目的是評估策略韌性,而非預測未來。



SASB 準則:在資訊海中精準導航


如果沒有SASB,企業很容易揭露一堆「看似環保」卻與自身營運無關的資訊。SASB幫助您聚焦,只說利害關係人最想聽的重點。

SASB 行業差異化實例:

產業

半導體業

零售業(服飾)

重大主題 1

能源管理: 製程耗電巨大,電價與穩定性直接影響成本與營運。

供應鏈勞工條件: 代工廠的勞工人權是品牌聲譽的直接風險。

重大主題 2

水資源管理: 先進製程需大量超純水,缺水是重大實體風險。

產品生命週期管理: 快時尚造成的廢棄物與環境污染是主要議題。

對應指標

總耗電量 (GWh)、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(%)、單位產品耗水量 (m³/cm²)。

供應商行為準則稽核通過率 (%)、使用回收材料的產品比例 (%)。


實戰五步驟,從啟動到卓越


  1. 成立專案小組,取得高層支持:

    • 團隊組成: 必須包含財務、法務、營運、人資、公關/IR等跨部門成員。財務長的參與至關重要,因為最終需與財報連結。

    • 高層承諾: 確保董事會與總經理理解這不僅是合規任務,更是策略議題。

  2. 執行雙重重大性分析:

    • 結合SASB的「財務重大性」(對企業的財務影響)與GRI的「衝擊重大性」(企業對環境社會的衝擊),鑑別出對內、對外都重要的核心議題。

  3. 盤點數據並攻克挑戰:

    • 常見挑戰: 範疇三數據難以取得。

    • 解決方案:

      • 初期: 採用「支出基礎法」(spend-based method),利用採購金額與行業排放係數進行估算。

      • 中期: 與關鍵供應商合作,要求其提供實際排放數據,並將其納入採購合約。

      • 善用工具: 導入ESG數據管理軟體,自動化收集與計算流程。

  4. 依循S1/S2架構撰寫報告:

    • 切記,讀者是投資人。避免使用過多形容詞與公關辭令,用數據和事實說話。圖表化呈現複雜資訊,讓報告更具可讀性。

  5. 尋求外部確信與建立改善循環:

    • 確信等級: 初期可從「有限確信 (Limited Assurance)」開始,待數據品質與流程成熟後,再邁向更嚴格的「合理確信 (Reasonable Assurance)」。

    • 將報告書的發現納入下一年度的商業策略中,形成一個「計畫-執行-檢查-行動」(PDCA) 的持續改善循環。



常見問題 (FAQ)


  • 問:我們公司規模不大,也需要做這麼複雜嗎?

    • 答:金管會採分階段實施,但即便您非法規強制對象,您的客戶(特別是國際品牌)也可能要求您提供ESG數據。這是供應鏈的壓力,提早準備絕對是優勢。

  • 問:如果我們完全沒有數據基礎,第一步該做什麼?

    • 答:第一步是溫室氣體盤查,至少完成範疇一與範疇二。這是所有氣候行動的基礎,也是S2的明確要求。同時啟動重大性分析,確認方向。

  • 問:投入這麼多資源,除了合規,到底有什麼好處?

    • 答:好處是實質的:

      • 1. 降低風險: 提早識別氣候與轉型風險。

      • 2. 吸引資金: 全球ESG投資資金龐大,有好表現才能入選。

      • 3. 贏得訂單: 滿足下游客戶的綠色採購要求。

      • 4. 提升品牌價值: 獲得消費者與人才的認同。


面對2025年的永續揭露浪潮,這不僅是一場合規競賽,更是一次價值重塑的契機。立即行動,將挑戰轉化為驅動企業長期成長的引擎。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